| 网站首页 | 盆景文章 | 最新图片 | 
您现在的位置: 盆景梦pjcn.cn >> 盆景文章 >> 栽培技术 >> 盆景养护 >> 正文 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
论树石盆景 (一)          【字体:
论树石盆景 (一)
作者:佚名    盆景文章来源:中华盆景    点击数:    更新时间:2007-02-15
 
 
   盆景是以樹、石爲主要用材,借以表現自然、反映社會生活和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活的藝術品。中國盆景源遠流長,它以飽含詩情畫意、講求神韻和意境的藝術特色,聞名于世。因此我們主張動勢盆景的造型應該是“創意爲先、以動爲魂,”在深化單體造型的基礎上,沿著“樹石”、“叢林”、“組合多變”的方向發展。現就發展樹石盆景提出管見,以供研究,並爲之鳴鑼開道。
一、樹石結合是中國盆景發展的必然趨勢
中國盆景的分類和評比,常分爲樹樁盆景、山水盆景和微型盆景三大類。這種分類法有待進一步研究(本文不作專述)。因樹樁盆景(應爲樹木盆景或植物盆景)是指用材而言;山水盆景是按表現題材而論;而微型盆景則是按大小規格而分的。類型不同,不宜相提並論。就用材而言,應爲樹木盆景和山石盆景。“山水”泛指“風景”,樹木也含其內,過于籠統;而微型盆景之主要內容,仍爲樹木、山石等項,就其形式結構而論,應爲組合盆景,它是與單體盆景相對而言的。今天我們所談的“樹石盆景”是指在用材上走“樹石結合”之路;在結構上走“樹石”、“叢林”、“組合多變”之路。“樹石盆景”應爲獨立的盆景類別,列于盆景之研究、制作、品評和發展。過去樹石叢林盆景八駿圖正由于在評比中分類模糊,票不集中,致使初評未顯,乃爲實例。因此我們要大聲疾呼:“樹石結合好處多”]現分述如下:
(一)有利于充分表現大自然豐姿神采
大自然氣候和地殼運動所形成的大幹世界、景象萬千。作爲有生命的樹木花草和它賴以生存的水土石岩,風晴雨雪的魚水關系、息息相關,是永存而不可分開的。盆景制作,雖可一樹一石的單獨制作和欣賞,但大自然的豐姿神采,常常是相輔相成,相得益彰的。只有樹與石的結合,形與神的交融,才能豐富自然景觀、全面展現天趣。諸如“懸岩百丈冰,有花枝俏”能展現險峻之美。如沒有懸岩百丈冰之險÷怎展鬥雪花枝之俏?“楊柳岸,曉風殘月”能顯清逸之神,如沒有芳草長堤,怎托楊柳迎風之韻。只有樹石結合,才能各領風騷。在盆景制作中累見樹石結合,惟妙惟肖,堪稱佳晶。如“石旁樹根奔騰”,想是山洪過後。“石上樹動枝搖”方知山雨欲來,皆用樹石刻畫物象內在聯系,展現大自然之豐姿神采。
(二)有利于弘揚民族文化
華夏民族自古崇尚自然,熱愛自然,從來以大自然,社會生活爲藝術創作的泉源。人們熱愛樹石、表現樹石、頌揚樹石、寓情于樹石蔚然成風。通過寫形、寫性、擬人、移情、以達到抒情、傳神的藝術境界。樹石文化是祖國民族文化的瑰寶,它將科學、美學;將植物栽培、園林藝術、造型藝術和文學融于一體。以樹石爲題材,文學去描寫它,繪畫去描繪它,盆景去反映它,使詩、書、畫、盆景融于一爐,諧調統一,獨具民族特色。翻開曆史,無論散文、遊記、詩詞歌賦,還是繪畫的論述,盆景的制作,樹石結合的實例,信手拈來,比比皆是,不勝枚舉。諸如“層巒聳翠,上出重霄”(王勃)。“忽逢桃花林。夾岸數百步……”(陶淵明)。“崇山峻嶺、茂林修竹(王羲之)。詩歌中的“樹樹皆秋色,山山唯落晖”(王績)。“明月松間照,清泉石上流”(王維)。“睛川曆曆漢陽樹,芳草萋萋鹦鹉洲”(崔灏)。繪畫理論中的“荪木當先,峰巒居後”。“山爲骨格,林木是山眉目”,“山爲骨、水爲血脈、樹爲衣裳”“山因水活,樹使石生”。可見人們欲表現自然景觀、無不將樹石緊密相連。尤其盆景制作,自古就是樹石結合。衆所周知:唐章懷太子墓壁畫中所子示侍者手捧的就是樹石盆景。王維“以黃瓷鬥貯蘭蕙,養以倚石”,是爲蘭石組合小品。王十朋的“岩松根銜拳石”。可算松的附石盆景。而陸遊的“壘石作小山……波影倒松楠……”則是有山有水的樹石叢林盆景了。由此可見探討樹石盆景,並非標新立異,而是要弘揚民族樹石文化,把老祖宗的寶貴遺産發揚光大。把樹石盆景的發展,提高到重要位置。
(三)有利于展現民族藝術特色
中國盆景的藝術從中華民族審美觀念、藝術的追求逐步發展起來的。它特色是講求盆景作品的自然神韻和意境美。它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,飽含詩情畫意。把自然之神與作者之神融于一體。把自然美和藝術美融于一爐。使作品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高度結合,以達到神形兼備,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。樹石結合能充分展現這一特色。如蒼松壽石常爲“益壽延年”之頌。牡丹倚石,具有“富貴壽考”之贊。蘭石圖以示“萬世流芳”。竹石圖,則取“竹之剛節、石之骨氣”以言志抒情。皆能展現情景交融之美。然而大幹世界,題材廣泛,景象萬千,單一的樹石孤賞和固定模式的表現,皆有其局限性。一木不能成林,一峰不能泰華千尋;只有叢林方能聯想“茫茫林海”,只有群峰方能展現“萬水千山”。只有樹石組合,方能同時展現“萬山紅遍,層林盡染”。存在決定意識,聯想是有條件的,只有,見“景”,才能生“情”,才能引人入勝、耐人尋味,發人情思,才能達到“景有盡而意無窮”的藝術感染,因此樹石結合是全面表現自然美的物質基礎。是深入創造意境美的重要途徑。是表現中華民族盆景藝術特色良好形式。
(四)有利于展現時代精神
中國盆景曆史悠久。它溯源于秦漢,興盛于唐宋,充實完善于明清,但真Z得到全面發展還數今朝,尤其近二十年來,起到質的變化。它的特點是:盆景活動由少數人、少數部門、少數地區發展到全國,成爲全民性的藝術活動。成爲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組成部分。盆景的藝術創造和藝術鑒賞都由人民大衆來開展。但盆景的審美意識、制作技藝和鑒賞標准,都受曆史的局限性影響,存在許多需待改進問題。如選材上追求奇特枯古,貪大、求稀;造型上拘泥于固定模式、規則式和象形式;題名上的搬弄詩文、名實不符:對創造意境美不知所措、或神乎其神。品評上,用老的清規,嚇唬新人。另一方面,城市建設一日千裏,人民熱愛自然卻遠離自然,迫切要求回歸自然。因此要求在舉材上真實性産替獵奇性;造型上自然式多于規則式;在鑒賞上,喜愛新的現代題材和健康、活潑、舒展,流暢、自然、清新的藝術風格;使盆景藝術真正走向民族的、科學的、大衆的方向,成爲人民喜聞樂見、雅俗共賞的藝術形式。這是當今人民之所需、時代之所需。因此樹石盆景最能充分表現大自然的豐姿神采、滿足人們崇尚自然、回歸自然的審美心態。樹石造景最具有自然景觀的直觀性,可接受性,給人以真實感和親近感。此外,由于時代前進,表現題材日益增廣,人們欣賞意識提高,樹的單一而抽象,石的枯寂而少生氣,難展時代,新貌。只有走樹石叢林,組合多變之路,方能推陳出新,展現出:“洪水聽使喚、高峽出乎湖,野嶺聳危樓,荒山披新裝”的嶄新宏圖。
(五)有利于中國盆景走向世界
中國盆景事業的發展,一是走向千家萬戶,豐富人民文化生活,保持生態平衡。一是走向世界,開展國際交往。我們要滿懷信心,使中國盆景走向世界,讓世界了解中國盆景。既不固步自封、自我陶醉,固執井蛙之見、墨守陳腐之法;也不自暴自棄,崇洋媚外,甚至主張把盆景改爲盆栽,從頭開始。過去我們昏睡多時,今天走出大門,方知日上三竿。我們必須學習先進的科學栽培管理技藝,尋找差距,迎頭趕上,但也決不是一無是處,甚至在造型上也東施效颦,一味模仿某些幾何模式,令人深思。炎黃子孫,要有民族正氣和遠大理想;一方面要加速探求世界盆景的共性,在審美意識上、制作技藝上,求同存異,加速接軌,力求取得更多的共識,使中國盆景爲世界人民所接受,所喜愛。而另一方面,要在探求共性的基礎上發展個性,要弘揚華夏文化特色,獨具中國風采,這樣才既具民族性,又具世界性;我們必須在選材上去掉枯古,走健壯之路;用材上走樹石結合之路:造型上去掉陳舊模式走自然清新之路,同時講求意境美,突出飽含詩情畫意的藝術特色。一定會受到世界人民的歡迎。從中國小型樹石盆景的出口、中國盆藝家在海外講學內容和亞太展中樹石盆景的暢銷,都得到論證。
(六)有利于合理利用自然資源
中國樹樁盆景的選材,常常追求奇特枯古,近年來公共場所又多植大型樹樁,這種求古、貪大的傾向,不利于自然資源的保護和合理的綜合利用。樹石盆景是在單體樹石的基礎上進行組合的。它從整體結構出發,在單體造型基礎上重在樹與樹之間,樹與石之間的巧妙組合,力求造景達意,諧調統一的意境美。它的本身就決定了選材不能追求象形,不能追求奇特枯古,不能選用大型樹樁。更不能將些形象古怪、東倒西歪的樹相進行拚湊,堆砌成一個荒誕世界。它的單體選材就意象在先,按意選材,講求樹相之間自然諧調。不一味追求“老天爺”恩賜的原型之美,而是因材制宜,見機取勢,力求融二神于一體的加工技藝美。加上配石用材廣泛、旨在配景得體,硬石、松石皆宜。因此,發展樹石盆景能因地制宜,就地取材,且取材廣泛、用材多樣,既保護了自然資源,又能變廢爲寶,合理開發資源。更能提高制作水平,不搞“靠天收”,好象找到好的用材就成功大半了。
(七)有利于盆景藝術美的創造
樹石盆景的組合,是運用藝術辨證法和美學法則指導盆景造型的集中體現,是盆景藝術結構美的集中體現。爲盆景造型向精深方向發展,達到“藝無止境”的探求,提供“活靶子”。
因爲樹石盆景是在單體樹木造型、山石造型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,不僅要全面繼承和運用單體樹木、山石造型的基本功,而在此以外的衆多未發現的問題也必須涉及和進一步具備。諸如:形式與內容、技術與藝術、素材與加工、造型與傳神、局部與整體、細部與大體,經營位置與表達主題等一系列關系問題,都必須在具體問題、具體分析、具體運用中得到具體解決。使衆多對立統一的形式美法則,得以綜合運用。諸如虛實相宜、輕重相衡、疏密相間、聚散合理、動靜結合、險穩相依、剛柔相濟、雄秀結合、奇正相存、巧拙並用,遠近相適、冷暖互輔、主賓相應、爭讓不紊、顧盼有情等原則的綜合運用,提高我們創造藝術美的能力。在把握“達意”、“傳神”這個主旋律的前提下,將樹石的形態、特征、比例、結構、色彩、質地、方位變化、透視變化、空間關系、呼應關系和內在聯系等現象,在錯綜複雜、矛盾交織的變化中通過造型法則的運用和處理,像交響樂那樣,得以諧調統一,從而達到“神形兼備、情景交融”的藝術境界,豐富和發展了“和爲美”的美學思想。說起來容易,在實際運用中,就千變萬化了。例如“輕重相衡”的運用;絕非二成不變。石比樹重,石多則樹比石重,樹多則石又比樹重,皆相互轉讓,相互爲用。又如“剛柔相濟”的運用:樹幹爲剛、枝葉爲柔,而樹石相比,則石爲剛,樹爲柔。幹具古樸剛勁之美,葉有扶疏清新之美。而樹石並存,則石有古樸剛勁之美,樹爲扶疏清新之美。“邊遠近相適”也是相對的:樹爲近景,則樹爲主,石爲輔;近石爲岸,遠石爲山;遠景則以石爲主;樹爲輔乃至遠山無樹。中景則樹石並重。相互依存。樹與石反複交錯,千變萬化,從而提高我們盆景藝術美的創造能力。
(八)有利于栽培制作技藝的提高
樹石組合能促使我們栽培技藝、山石造型技藝,向高難度的方向發展。單體造型未考慮到的問題,樹石組合後累累發現,困難重重。諸如:樹與樹之間的關系問題,首先必涉及單體的選材、單體的層次布局與整體層次的關系。同時還涉及單體的批量培養和幼苗培養諸問題。其次,藝術上布局考慮到的爭讓、呼應、變化、諧調、疏密、聚散諸問題,必將導致涉及樹木的習性、層次分布、采光、用水、施肥、土壤要求、朝向、根的分布、換土、換盆等系列問題,需待相應解決。樹與石組合後,樹石雙方都要依據對方形神,作出相應的搭配,諧調措施,方能相互爲用。然而樹石相依,乃生死之交,樹石結合還有考慮前途發展。樹石定型後,由于樹的生長,樹石比例關系的矛盾,日益增大。不是比例失調,就是樹的衰退致死。因此存在樹的“保健”與“保型”的矛盾。它是樹石盆景高難度栽培技藝的體現,都是需要深入探討的新課題。
綜上所述:樹石組合盆景能充分表現自然美、高度創造藝術美和意境美,傳自然之神,作者之神手一體,融作品思想性、藝術性于一爐、既弘揚民族文化,又展現時代精神,是中國盆景發展的必然趨勢,是盆景藝術創新的主攻方向,是讓盆景藝術真正步入藝術殿堂的捷徑。
我們要展望未來,放眼世界,齊心上陣、共創輝煌。

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:盆景梦pjcn.cn http://www.pjcn.cn

盆景文章录入:xjtpjcn    责任编辑:xjtpjcn 
  • 上一篇盆景文章:

  • 下一篇盆景文章:
  • 发表评论】【加入收藏】【告诉好友】【打印此文】【关闭窗口
  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盆景文章
    黄山松的采挖、栽植、养护
    盆景鉴赏入门
    山松如何逼芽?
    松柏类盆景的制作与管理
    《盆景的整型与矮化 》
    真柏盆景制作
    台湾的盆景月历(农历)
    怎样使雀舌罗汉松枝杆尽快增
    如何在树石盆景的山石上种植
    论树石盆景 (二)
      网友评论:(只显示最新10条。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,与本站立场无关!)
    v ICP06018003 v

    盆景梦 www.pjcn.cn  版权所有